研究亮點

【本篇介紹由本系 陳卉瑄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構造長微震(tectonic tremors),是能被地震站的連續記錄解析得到、並有構造起源的微弱訊號,為慢地震家族的一員。它和一般地震比起來特別長(可達數十分鐘至數小時); 和背景噪訊比起來振幅更大、頻率更高 (其定義解釋的科普文請見),因此取其持續更久、但相對微弱的振動特性,筆者偏好使用「長微震」一詞撰文….

 
 

 

 

【本篇介紹由本系黃婉如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觀測資料顯示,遙遠東太平洋的海溫變化,能影響臺灣夏季午後對流的「發生頻率」及「降雨強度」。1985年之前,當赤道東太平洋的海溫越低,午後對流降雨的發生頻率越高,但強度越弱;1990年之後,當赤道東太平洋的海溫越低,午後對流降雨的發生頻率依舊越高,但強度卻越強!這些影響,會不會越演越烈?未來的趨勢如何演變?

【本篇介紹由本系鄭志文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穿越吕宋海峡的黑潮入侵是一个經典的物理海洋學問題,過往研究中已提出了多種機制來解釋它的形成。本研究則在現有理論的基礎上,根據衛星觀測的海表高度異常,提出了關於吕宋海峡黑潮入侵的全新機制。研究中篩選出了11次由向西傳播的氣旋式渦旋與臺灣東部黑潮所發生的撞擊事件,並發現大約82%的撞擊事件導致了對應的吕宋海峡黑潮入侵。

【本篇介紹由本系吳朝榮教授提供】​

每年五~十月是颱風最常襲台的季節,這主要是因為西北太平洋的海面溫度高、大量海水的蒸發形成了低壓中心,有利於颱風的生成。但是,還記得2013年被稱為「魔鬼颱風」、造成超過六千人死亡的海燕颱風嗎?它在十一月發生,為什麼?事實上只要海溫異常增暖、熱帶信風減弱等因素配合,足夠的海氣條件,是可能在「颱風淡季」產生超級颱風的!

【本篇介紹由本系陳卉瑄教授提供】

位於花東縱谷南端的池上斷層,為世界上少數的潛移逆衝斷層。沒有地震時,池上斷層在地表每年以~3公分的位移量穩定地動著,但這不代表它很安全。過去一百年內,池上斷層發生了至少三次規模超過6的地震,分別在1951年11月、2003年12月、和2022年3月(圖一b紅線右方三個星號)。不僅如此,毗鄰的中央山脈斷層(圖一b綠線)亦在近期發生了兩起規模分別為6.5和7.0的地震(2022年9月的關山池上地震…

【本篇介紹由本系 彭葦博士後研究員及陳卉瑄教授提供】

群震指的是一群發生時間地點與規模都相近的地震群,雖然餘震序列的最大地震規模比一般的主餘震序列來得小,但是由於群震多伴隨著許多中規模地震,所以群震所造成的地震災害亦不可忽略。目前研究顯示群震的產生多半與地底下水的流動與瞬間無震滑移觸發有關。而台灣身處板塊交界,地震活動頻繁,亦是研究群震的最佳地區!群震怎麼發生?由哪些物理機制控制著群震的發生頻率?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研究首先利用統計的方式搜尋台灣的群震,再藉由比對其他觀測資料試圖找出台灣群震的可能發震機制。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黃婉如特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短期、快速發展的乾旱和潮濕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它們的突發性為監測帶來新的挑戰。目前尚不清楚監測短期乾濕事件時,應考慮前期多長時間的降水量和潛在蒸散量之間的差異(簡稱P-PET,或是氣候水平衡變化climatic water balance change)。本研究通過累積不同時間長度的P-PET來估算逐日標準化降水蒸散指數(簡稱SPEI)…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李悅寧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原行星盤與恆星相伴形成,過程中關係緊密,本研究利用了超級電腦進行高效能數值模擬,用以探討由原恆星核塌縮到原行星盤的過程,其中考慮了非理想磁流體與輻射轉移過程,結果顯示,原恆星盤內的物質輸送過程,比過去所理解要更複雜,尤其是最初的約莫一萬年時間,當原行星盤還深深包覆於原恆星核中時,層流與磁場的效應遠比紊流重要許多…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陳正達優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大眾對於自然災害與氣候變遷所造成風險的認知多半是來自極端事件。儘管會有對於造成特定極端事件發生成因分析的詳細研究,然而對於全球極端天氣與氣候長期變化的研究,往往都是以測站或網格資料個別計算極端指標,再套用統計模型加以推估,並不考慮資料在時間與空間的連續性。於是研究團隊便發展了一個以事件觀點為主的極端天氣與氣候偵測追蹤方法,在客觀的時空連結條件下…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賴昱銘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北呂宋島弧最北段的火山島嶼,今日已經成為臺灣東部的海岸山脈,海岸山脈火山的層序中,最年輕的一次噴發,是位於層序頂部的白色熔結凝灰岩。本研究發現這些白色的安山岩質火山岩中,存在著輝長岩的捕獲岩。這兩種岩石的成分差異很大,不會是同一個岩漿形成機制造成的…

【本篇介紹由本系 汪佑霖博士後研究員及吳朝榮教授提供】

海洋環流對地球的氣候調節十分重要。其中一種環流系統是位於太平洋熱帶和亞熱帶之間的經向翻轉流。此環流系統在調節數十年尺度乃至長期全球溫度變化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太平洋翻轉流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赤道低緯度西邊界流,此位於索羅門海的西邊界流是赤道潛流的主要水源,也是評估翻轉流強度的指標之一…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簡芳菁教授提供】

台灣地區地處副熱帶,為亞洲地區最顯著之季風區。梅雨是由歐亞大陸中高緯度乾冷氣團和亞洲南方熱帶海域暖濕氣團,在華南及台灣附近相遇形成的結果,為華南及台灣春末夏初的主要天氣現象。其主要特徵包括有一滯留鋒面,伴隨顯著水氣梯度,850 hPa有明顯之風切,在衛星雲圖上…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賴昱銘教授提供】

在東南亞的最南方,有著世界最多島嶼的國家-印度尼西亞。她位於歐亞板塊與印度-澳洲板塊的邊界上,隨著印澳板塊向北隱沒至歐亞板塊下方,形成印度洋東北部最長的島弧系統,成為研究隱沒帶島弧岩漿與大地構造關係最好的對象。 歐亞大陸沿著中南半島向南延伸至印尼的這一部分陸地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黃婉如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探討了呂宋島及附近海域春季日降水的時空特徵,主要關注大尺度環流和局部環流之間的交互作用對日降水變化的影響。我們分析了2001-2019年春季(3-5月)的衛星降水資料,結果顯示呂宋島及附近海域的春季日降水有明顯的「向東傳播特徵」,此傳播方向與春季盛行的低層東風方向相反…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黃婉如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午後對流降雨(Convective Afternoon Rainfall,簡稱CAR)通常在下午產生局部降雨,是臺灣及鄰近地區夏季常出現的天氣系統。本研究使用衛星降水資料作為評估氣候模式的觀測基礎,分析CMIP6(phase 6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提供的10個全球氣候模式模擬臺灣及鄰近地區CAR的適用性…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黃婉如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過去40年(1982-2021),台灣一、二月(JF)雨量明顯呈減少趨勢。然而,在2022年的JF降雨量突然攀升至台灣有記錄以來的第三高值,因此我們主要探討這一獨特事件的特徵和成因。研究結果表明,2022年的JF降雨量顯著增加是降雨發生頻率增加和降雨強度增加共同造成的。與JF氣候平均值相比,2022年台灣南部的JF降雨量增加了130%以上…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黃婉如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旨在利用2000-2019年的四個衛星降水資料探索呂宋島及其鄰近海域夏季(6-8月)晝夜降水(diurnal rainfall)的長期變化,並利用最新的大氣再分析資料檢視此類變化可能的原因…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黃婉如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在五、六月的降水(稱為初夏降水)是華南和台灣的重要水資源。我們探討了CESM2-LE與CMIP6全球模式在模擬當今華南和台灣初夏降水特性方面的異同,並檢視模式推估21世紀末的初夏降水相關變化。研究結果表明CESM2-LE在捕捉華南和台灣初夏降水的量級方面略好於CMIP6,而CMIP6更能代表初夏降水最大值出現時間的年代際變化…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陳正達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大眾對於自然災害與氣候變遷所造成風險的認知多半是來自極端事件。儘管會有對於造成特定極端事件發生成因分析的詳細研究,然而對於全球極端天氣與氣候長期變化的研究,往往都是以測站或網格資料個別計算極端指標,再套用統計模型加以推估,並不考慮資料在時間與空間的連續性。於是我們便發展了一個以事件觀點為主的極端天氣與氣候偵測追蹤方法,在客觀的時空連結條件下…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汪佑霖博士後研究員及 吳朝榮教授提供】

黑潮發源於太平洋的暖池,它輸送暖海水沿著呂宋東側、呂宋海峽、台灣東部海域、東海陸棚邊緣、日本南部海域等,最終流入中緯度太平洋。黑潮對平衡中低緯度地區的能量差異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黑潮有時會向西入侵東亞各邊緣海域,包括南海、台灣海峽、東海、日本海等(圖a…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王重傑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在2009年8月7-9日侵襲臺灣的莫拉克 (Morakot) 颱風,其48 h最大累積雨量高達2635 mm,打破了世界紀錄,也造成中南部嚴重淹水與土石流,以及近700人失去生命。自從這個臺灣過去60年來災情最慘重的颱風發生以來,至今已超過10年,那麼,我們對於莫拉克颱風帶來如此驚人雨量的原因與機制,又增加了多少瞭解?它與其他颱風,又有什麼特別不同之處呢?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陳卉瑄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除了地震和颱風之外,台北101大樓的每分每秒的振動,受什麼影響呢?由中研院101大樓建築物地震儀陣列團隊的合作,我們利用安裝在90樓的地震儀於2014年一整年的連續振動紀錄,並採用Random decrement technique (RDT) 方法對建築物的主頻以及阻尼比進行分析。時時刻刻在微弱震動著的大樓,其對應的三個主頻特徵和環境因子的關係為何?為了回答這個問題…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陳耀傑博士生研究團隊提供】

  臺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且具有相對複雜之斷層系統,對斷層進行持續監測是臺灣地震學家首要的工作之一,而利用重複地震推估深部滑移速率,便可以直接對斷層深部進行監測。利用 2000 至 2011 年底間的地震目錄,研究團隊建立了全臺灣規模二以上的重複地震目錄,並針對東部地區進行深部滑移速率的分析,發現花蓮以及台東區域的重複地震對應到不同的斷層系統。利用其規模以及復發週期推算深部滑移速率後,更是發現花蓮區域之重複地震週期性穩定,且不受規模六以上之地震影響;而池上區域之週期性較不穩定,在規模六以上地震…

【本報導由地球科學系/海洋環境研究所 吳朝榮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全球暖化引起之氣候變遷,對海洋與生活其中的生物造成重大衝擊。許多科學文獻指出儘管大氣中溫室氣體持續增加,全球變暖在最近幾十年似乎趨於平穩,如此的氣候條件對黑潮會有怎樣的影響?

  黑潮變動對於臺灣氣候及漁業經濟有相當重大的影響,我們的研究指出,黑潮在近二十年間有減弱的現象,翻轉了全球變暖背景下黑潮會加速的觀點。減弱但變暖的黑潮在太平洋和邊緣海之間重新分配質量和能量…

【本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陳卉瑄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沒有地震發生的地殼深處,有一種長得像雜訊(noise-like)的震動源,它們不動聲色地釋放能量,可對應到高達規模7的地震。這默默釋放的能量,提供了應力的傳遞,「牽一髮而動全身」,可能影響著鄰近地震的發生,在區域地震潛能估計裡,是不可忽略的一環。這種特殊的震動源,叫做「慢地震(slow earthquake) 」。而慢地震發生在哪裡?特徵為何?為什麼會發生?以下讓我們一探究竟。

【本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陳卉瑄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在全世界的觀測儀器逐年增多增密的趨勢下,傳回雲端的連續資料,如何快速做偵測和分類運算,是即時地震學的一大挑戰。近十年,利用機器學習進行地震學相關的應用逐漸盛行,藉由標籤化資料,進行分類和回歸(監督式學習),抑或經由未標籤化的資料做分群和降維(非監督式學習),讓電腦學習並建立模型以大幅地減少人工介入處理的可能性,已蓬勃風展。除了地震,地震儀記錄著環境中不同來源的震動,這些背景噪訊的連續紀錄中,有多少訊號,對應著深部變形和近地表人為活動?他們能不能被系統性地偵測與分類?…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謝奈特(J.G.Shellnutt)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地球為太陽系中唯一具有固態大陸地殼的行星,而大陸地殼的形成及演化是極重要卻未被完全理解的議題。隨板塊學說的發展,一般認為大陸地殼形成於聚合性板塊邊界,亦隨板塊內部高溫玄武岩質岩漿噴發而形成,這些大陸地殼中大規模火成岩堆積也稱為大型火成岩區。晚二疊紀形成的峨嵋山大型火成岩區位於中國西南方及越南北部,覆蓋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岩體組成為洪流玄武岩、超基性與酸性的熔岩流、層狀火成岩與深成岩,成因與淺部岩石圈地函及深部地函的岩漿源混合相關,峨嵋山大型火成岩區也因擁有世界級礦藏並與大滅絕事件相關…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李悅寧助理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恆星形成貫穿各尺度之天文現象,可以概括敘述為一系列由重力引發的塌縮碎裂過程,然其中卻牽涉到許多的非線性的物理交互作用,如高馬赫數的紊流、低電離的電漿、不規則的磁場、宇宙射線與熱輻射。恆星形成的環境百百種,但若以結果論,所有恆星團的質量組成都令人出乎意料地相似。宇宙作為實驗室,觀測學家抽絲剝繭,理論學家抓耳撓腮,計算學家兩眼發直緊盯螢幕,就為了解釋並驗證恆星形成的過程中,什麼是橫跨宇宙千古不變的通則。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  吳朝榮特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夏季時,越南外海經常可以觀察到湧升流的存在。湧升流的偶然消失事件常引起海洋學家的廣泛關注,因為此事件會顯著地影響區域氣候和漁業活動。東亞季風的波動與聖嬰現象被認為是湧升流減弱或消失的原因。然而,我們的研究指出聖嬰現象的影響力是不穩定的,分析長期海面溫度的觀測數據,我們證明了湧升流減弱事件在全球暖化趨緩期,會更頻繁地發生。原因在於全球暖化趨緩時期的聖嬰現象強度減弱以及生命週期縮短,使得聖嬰現象對於東亞夏季季風以及越南湧升流的影響力減少。

大西洋變暖對太平洋的衝擊!

大西洋變暖對太平洋的衝擊!

【本報導由地球科學系/海洋環境研究所 吳朝榮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全球暖化引起之氣候變遷,對海洋與生活其中的生物造成重大衝擊。許多科學文獻指出儘管大氣中溫室氣體持續增加,全球變暖在最近幾十年似乎趨於平穩,如此的氣候條件對黑潮會有怎樣的影響?
  黑潮變動對於臺灣氣候及漁業經濟有相當重大的影響,我們的研究指出,黑潮在近二十年間有減弱的現象,翻轉了全球變暖背景下黑潮會加速的觀點。減弱但變暖的黑潮在太平洋和邊緣海之間重新分配質量和能量,可能引發區域氣候變化和極端事件...

大西洋變暖對太平洋的衝擊!

大西洋變暖對太平洋的衝擊!

【本報導由地球科學系/海洋環境研究所 吳朝榮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全球暖化引起之氣候變遷,對海洋與生活其中的生物造成重大衝擊。許多科學文獻指出儘管大氣中溫室氣體持續增加,全球變暖在最近幾十年似乎趨於平穩,如此的氣候條件對黑潮會有怎樣的影響?
  黑潮變動對於臺灣氣候及漁業經濟有相當重大的影響,我們的研究指出,黑潮在近二十年間有減弱的現象,翻轉了全球變暖背景下黑潮會加速的觀點。減弱但變暖的黑潮在太平洋和邊緣海之間重新分配質量和能量,可能引發區域氣候變化和極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