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年系友電子報

系主任的話

2022年暑假上任以來,期許最高的一個使命就是:讓大家看到師大地科的美好~

師大地科的招牌,是什麼?事實上,我們吸引大眾目光和學生的「本事」,早就不一樣了,是吧?

從為師為範,演變成「跨領域整合」。是的,出去的時候我們說:這裡可是全台灣唯一一所能讓你五大領域都有必修墊基的地方這裡是目前全台灣唯一一所能切入「地球系統科學與行星比較」的系所這裡更是下一世代「解決地球問題」 的重點培育場域。

為迎接氣候變遷的挑戰、再生能源的需求,為培養科學人才、高階儀器操作人才、大數據挖掘人才、和地球/太空為觀察場域的調查人才,師大地科系,擁有的資源和練兵的武器,其實也都不一樣了。也因為如此,系上大大小小的活動,除了內化,也一直在向外推展。去年一整年,我們最勞心勞力的活動,就是「到校列車」了!七大主題任君選擇,七位老師分別進到了共27間學校進行主題講座,累積超過2000名學生參與。招生效益雖然尚未明朗,但是對於「地球科學是不可不知的素養和科學」,學生們反應都非常正面。

讓我把去年的老梗再說說: 系上能量豐沛而生氣蓬勃; 研究的領域更多元,我們真的非常期待更多系友們、未來學子們的好奇和探索。

未來,各研究室和天文台的導覽參觀活動,都歡迎大家預約來訪! 而對地球科學就業方向感到好奇的、對「怎麼進入師大地科、進來可以學到什麼」有疑惑的,歡迎來電預約線上談天室! 只有更多的互動,才能讓我們血脈相傳、生生不息。未來,期待和系友們一起努力,讓更多人愛上地科!

1984年地球科學系成立,113年,我們就要「不惑」了!
為了迎接40歲生日,113年的系慶配合open house,擴大成兩天辦理,希望大家都回來逛逛、聊聊、敘敘舊!
113年54~5日兩天,大家來熱鬧一下吧!

第一天,會有open house暖身,帶大家進到現在的母系到底有什麼設備?研究在做什麼?大學生是不是跟當年一樣有創意?

第二天,則是系慶大會!有系友的攤位展、各屆的自由交流和在中正堂的外燴,也有溫暖的系慶大回顧和系友大會喔!

經由這個表單,告訴我們你的參加意願! 也請大家持續關注本系的臉書粉絲頁喔!

陳卉瑄
教授兼系主任

師大地科 2023 大事紀

Annual activity report of 2023

本系與保誠人壽簽訂氣候變遷產學合作:
「保誠師大永續智造所」
Industry-Academia Collaboration with PCA Life Assurance

擁有超過170年歷史的保誠集團,於今年9月與本系簽訂三年「保誠師大永續智造所」產學合作計畫。為了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氣候行動、保育海洋生態與保育陸域生態,本計畫目標在「推廣教育普及化」、「專業訓練深入化」及「人才培育長期性」三個面相上,致力於蒐集大氣、海洋、地質、地球物理觀測資料,結合數值模式研究,發展出應對氣候變遷可採取的具體行動,並促成氣候變遷與人體健康的相關專題。

高規格全英語國際太空科學營
學生挑戰組裝微氣象站
English Science camp: NTNU Destination Space Camp

今年暑假,本系與地科奧林匹亞和美國「Designation Space Inc.」合作,首度舉辦全英語的國際營隊「NTNU Destination Space Camp」,除了落實全英語教學與STEM教育,更挑戰組裝私人氣象站的高規格實作體驗!營隊主持人葉孟宛教授(同時身任地球科學國際奧林匹亞培訓計畫主持人)説:「二十一世紀的地球科學是從太空看地球的科學。全英文營隊是一項高規格的挑戰,這一次的科學營讓我們看到高中生對追求卓越的企圖心、和突破自己現況的勇氣!未來這個國際營隊將會持續舉辦,希望能吸引更多對地球科學有興趣的同學加入學員/助教群的行列。」

師大地科到校列車進入各高中
參與學生超過 2000 人!
NTNT Earth Sciences lecture-series approached more than
2000 students in total

總參與人次:
0
人以上
今年累積觸及高中:
0

由2022年底開始起跑的本系「到校列車」開往各高中,講座主題一覽道盡了本系跨領域(天文、海洋、大氣、地質、地物) 的特色!自2023年1月起至6月,本年度接續到校列車之任務(2022年11-12月共有8間學校),持續前往不同高中與同學互動,本年度累積19間高中,期能藉由到校演講的活動,於各高中端埋下地球科學的種子,讓大家對地科領域有進一步的認識,並提升對地球科學的學習興趣。

講題與2023到校場次一覽

榮耀事蹟

Honors

謝奈特教授二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Greg Shellnutt received NSTC Outstanding Research Award
(2nd time) 

謝奈特(John Gregory Shellnutt)教授研究表現出色,今年第二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他的研究計畫橫跨多個不同領域,整合了傳統地質學、地質定年學、地球化學以及岩質學他主要針對地球及類地行星的岩石圈演化,提出新的想法。

截至目前為止,他深入探討層狀火成岩入侵礦床、大型火成岩區、前寒武紀火成岩脈群、金星地殼演化以及晚埃迪卡拉紀的岡德瓦那大陸的組成等相關研究,已為科學界帶來了許多重大發現,並陸續發表了許多篇被廣泛引用的論文。

本系學生王禹翰、梁瑋琪 、邱宇平獲得阮維周教授紀念基金學位論文獎!
Yu-Han Wang, Wai-Ki Leung, Yu-Ping Chiu won Veichow C Juan award from Chinese Geological Union.  

本系博班學生陳耀傑獲得
中華民國地球物理年會壁報比賽 優等獎
PhD student Yao-Chieh Chen received Outstanding Poster Award in Geophysical Annual Meeting.  

本系陳耀傑同學參加地質地物年會,得到壁報壁賽優等的榮耀,亦為112年蔡義本教授研究生獎學金得獎學生。

博班生陳耀傑研究工作榮登國際期刊封面
Prof. Kate Huihsuan Chen’s research was elected as the journal cover image (BSSA).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班學生陳耀傑,在陳卉瑄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下,分析臺北101大樓的連續振動紀錄,發現「溫度越高,頻率越高」、「風速越高,頻率越低」,以及「人流」造成早上9時至晚上9時的振動幅度較大。本論文也提供未來分析「建築物健康程度」的監測手段,更榮登了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地震學會公報》(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SSA)及其封面。

本系蔡壹琳同學參加112年度
「學生實習故事競賽」榮獲佳作!!
Undergraduate student I-Lin Tasi won Honorable Mention in NTNU Student Internship Story Award Contest  

為了傳承及交流不同領域同學們的實習經驗,師大特別舉辦「學生實習故事競賽」。本系蔡壹琳同學利用她在行政院海洋委員會的經驗,透過文字與相片分享這個實習故事「人生還海」,榮獲佳作殊榮!

本系學生獲得NASA黑客松高雄城市賽佳作!
Undergraduate students grouped as “Play with Water” won Honorable Mention in NASA Space Apps Challenge !

本系學生組隊參與NASA黑客松,其中Play with Water (玩水隊)獲得今年NASA黑客松高雄城市賽佳作!

Play with Water 製作教學影片+五關小遊戲帶領小學生們認識水循環   簡介短片 | 遊戲平台 TMDH開了一間太空旅行社,帶你去八大行星進行星球方程式賽道之旅   簡介短片 | 旅行社首頁

本系謝奈特老師蟬聯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Professor Shellnutt is named in the world's top 2% of Scientists List

最新一期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於10月4日公布,謝奈特教授同時入榜「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2)及「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研究成果受到國際肯定!

陳卉瑄老師獲得優良地質期刊獎
Prof. Chen (Kate) received Best Journal Paper Award of Chinese Geological Union.  

兼任教師蔡安理獲得臺語講天文獲傑出貢獻獎
Prof. Tasi An-Li receiving MOE prize for he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in promotion of native languages. 

本系博士班校友蔡安理在地科系開設「臺語天文學」課程,獲頒「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為拓展了母語在科學領域的應用,讓對科學有興趣的人開始學習本土語言,亦運用社群媒體吸引對本土語言有興趣的人開始接觸科學,她從2020年12月開始,每天用臺語翻譯一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科普文章,推出「逐工一幅天文圖」,至今已翻譯了700多篇;她也製作不同類型的臺語天文節目,期持續推廣天文學與本土語!
圖片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568338

本系大學部學生榮獲學系創意行銷影片競賽 佳作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on Honorable Mention in NTNU admission promotional video contest!  

賀!!本系大學部學生榮獲學系創意行銷影片競賽 佳作
 
隊員:徐子鈞、劉品翔、謝欣叡、盧裕升、黃正業
影片名稱:《ESPECIAL

隊員:黃子耘、呂宛馨、黃幼欣、陳坤甫、張家榕
影片名稱:《地科,發揚光大

本系葉孟宛教授為計畫主持人所帶領的「國際地球奧林匹亞培訓計畫」參加第16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榮獲4金3銀1銅,國際排名第2名
Taiwan’s national team won four golds, three silvers, and one bronze at the IESO (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s Olympiad). This project has been led by the Principle Invesitgator Meng-Wan Yeh.  

本系葉孟宛教授為計畫主持人所帶領的「國際地球奧林匹亞培訓計畫」參加第16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榮獲4金3銀1銅,國際排名第2名!並於國家團隊野外考察項目中,獲得1金1銀佳績!

研究亮點

Research Highlights

全球暖化下,海溫變化對臺灣未來午後對流活動特徵的影響

資料顯示,遙遠東太平洋的海溫變化,能影響臺灣夏季午後對流的「發生頻率」及「降雨強度」。1985年之前,當赤道東太平洋的海溫越低,午後對流降雨的發生頻率越高,但強度越弱;1990年之後,當赤道東太平洋的海溫越低,午後對流降雨的發生頻率依舊越高,但強度卻越強!這些影響,會不會越演越烈?未來的趨勢如何演變? 這一篇新的研究發表在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npj 氣候與大氣科學》,由本系黃婉如老師領導、與NCDR及RCEC合作的研究,分析在未來暖化情境下,不同海溫變化產生的模擬推估,差在哪裡?如何影響臺灣的午後對流。

Published on 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太陽活動影響淡季超級颱風生成

本系吳朝榮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余進義的團隊合作,蒐集1945年至2018年間西北太平洋地區共402個淡季超級颱風的軌跡進行研究,他們發現在太陽黑子活躍、全球暖化、海氣交互作用等3重增強作用下,即使冬季也可能形成超級颱風,而太陽能量變化周期在今、明年達到高峰期,有可能出現冬季超級颱風!

Published on 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海岸山脈最後一期的岩漿噴發事件

本系賴昱銘副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北呂宋島弧最北段的火山島嶼,今日已經成為臺灣東部的海岸山脈,海岸山脈火山的層序中,最年輕的一次噴發,是位於層序頂部的白色熔結凝灰岩。本研究發現這些白色的安山岩質火山岩中,存在著輝長岩的捕獲岩。這兩種岩石的成分差異很大,不會是同一個岩漿形成機制造成的。本研究根據這些火山岩及捕獲岩的定年結果、實地野外觀察及岩相描述、以及火成岩樣本的地球化學特徵,將呂宋島弧發生在4百萬年前的最後一期火山作用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中,岩漿從高程度部分熔融的源區形成,然後上升並停留在淺處的岩漿庫中,一部分冷卻形成輝長岩的圍岩。第二階段的時候,較低程度部份熔融的岩漿在源區形成,然後進入此岩漿庫中停留,並發生結晶分化。最後一階段,有新的補充岩漿自岩漿源區進入岩漿庫,使得安山岩質岩漿捕獲圍岩中的輝長岩後噴發,至地表被我們所見。

Published on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建立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資料庫

大眾對於自然災害與氣候變遷所造成風險的認知多半是來自極端事件。儘管會有對於造成特定極端事件發生成因分析的詳細研究,然而對於全球極端天氣與氣候長期變化的研究,往往都是以測站或網格資料個別計算極端指標,再套用統計模型加以推估,並不考慮資料在時間與空間的連續性。本系陳正達教授團隊發展了一個以事件觀點為主的極端天氣與氣候偵測追蹤方法,在客觀的時空連結條件下,將超越極端狀態發生門檻的影響面積、持續時間以及強度等,建構出事件的全貌與規模。透過大規模檢視過去長期全球觀測資料,更得以建立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的歷史資料庫。由於事件偵測保留了發生日期與位置的資訊,可以進一步檢視分析當時的背景環境,了解極端事件發生與發展的成因。而具體的事件發生地點與規模,也更有利於估計個別極端事件實質的災害、損失程度以及風險資訊。

Published on 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

 

GPS 和重複地震聯合反演的運動學模型新視野

要怎麼精準的量化斷層面上哪裡在鎖定、哪裡會穩定滑移? 過去仰賴的手段,是利用大地測量資料進行逆推。然而,池上斷層為一向外海傾沒的逆衝斷層,僅靠陸地上的大地測量點位解算,會在斷層深處(15公里以下)失去解析度。為彌補此缺憾,本系陳卉瑄教授團隊利用重複地震所得到之深部滑移速率,發展出一套結合「大地測量」以及「重複地震」的逆推方式,重新詮釋池上斷層在震間期的變形行為,以推估大規模地震的再現週期。除此之外,他們發現鄰近中央山脈斷層的震間滑移行為的解析能力,對池上斷層的震間滑移速率推估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這亦強調了未來在更多地質、構造、地球物理、大地測量資料的加入和約制下,雙系統斷層系統的考量在區域地震潛能推估上,勢必不能缺席。

Published 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臺灣地區梅雨季西南氣流與降雨之研究

梅雨是由歐亞大陸中高緯度乾冷氣團和亞洲南方熱帶海域暖濕氣團,在華南及台灣附近相遇形成的結果,在梅雨鋒面南方常常有強烈西南氣流輸送富含水氣與不穩定之氣流至台灣西南海面,造成中尺度對流系統(MCS)在雲帶內發展,帶來劇烈豪雨,形成災害。利用合成分析比較台灣地區梅雨季之氣流、降雨與綜觀環境,本系簡芳菁教授團隊發現梅雨季時,西南氣流伴隨豐沛的水氣可一路從孟加拉灣、通過中南半島華南一帶、延伸至台灣,當太平洋高壓勢力稍弱時,整個西南氣流軸線通過台灣,利於在台灣鄰近區域發展對流並造成降水。

Published on J. Meteor. Soc. Japan

藉由衛星遙測發現的南海北部黑潮入侵新機制

越吕宋海峡的黑潮入侵是一个經典的物理海洋學問題,過往研究中已提出了多種機制來解釋它的形成。本系鄭志文老師團隊則在現有理論的基礎上,根據衛星觀測的海表高度異常,提出了關於吕宋海峡黑潮入侵的全新機制。研究中篩選出了11次由向西傳播的氣旋式渦旋與臺灣東部黑潮所發生的撞擊事件,並發現大約82%的撞擊事件導致了對應的吕宋海峡黑潮入侵。隨後,藉由系統性分析和動力診斷證明的方式,本研究將渦漩撞擊事件與對應的黑潮入侵事件連接了起來,並揭示了背後詳細的物理過程。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過往的理論,研究團隊所發現的是一種從黑潮下游地區(即臺灣以東)反向影響黑潮上游區域的新機制。

Published a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 And Geoinformation

本系參與國際團隊
發現西邊界流隨全球暖化增強 榮登國際頂尖期刊

吳朝榮教授、米泓生教授、汪佑霖博士後研究員,協同參與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組成的國際團隊,利用珊瑚同位素紀錄,發現「西邊界流」(Western Boundary Current)傳輸量(Transport)隨全球暖化增強,證實海洋環流對全球氣候的重要影響。西邊界流的增強增加對太平洋和全球氣候的調節。這些成果揭示大氣與海洋之間的緊密動態關係,及其對於區域和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也為大尺度氣候模式提供寶貴的驗證,更有助於推估全球暖化下的未來氣候狀態。研究成果已於6月榮登地科領域頂尖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

Published on Nature Geoscience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SPEI指數監測短期且快速發展的乾旱與潮濕事件

短期、快速發展的乾旱和潮濕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它們的突發性為監測帶來新的挑戰。目前尚不清楚監測短期乾濕事件時,應考慮前期多長時間的降水量和潛在蒸散量之間的差異(簡稱P-PET,或是氣候水平衡變化climatic water balance change)。本系黃婉如教授團隊,利用累積不同時間長度的P-PET來估算逐日標準化降水蒸散指數(簡稱SPEI),並探討SPEI在捕捉中國大陸次表層土壤濕度變化的表現來解決這個議題。研究圑隊發現土壤濕度對氣候水平衡變化的敏感度因地區而異,因此在不同地區應考慮不同時間長度的已存在P-PET所估算出的SPEI變化,來進行短期、快速發展的乾旱與潮溼事件的監測。就潮濕事件(wet event)而言,研究圑隊發現華南地區的土壤濕度對前期P-PET變化有立即反應的現象,但在華北和東北地區的土壤濕度對前期P-PET變化則有延遲反應的現象。就乾旱事件(dry event)而言,對華南地區採用前期0.5個月累計P-PET變化進行SPEI的估算,比傳統的3個月累計P-PET變化進行SPEI的估算,更能有效地監測驟旱;而對長江—淮河流域則是建議採用1.5個月累計P-PET變化進行SPEI的估算,更能有效地監測驟旱。

Published 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行星盤的最初一萬年

原行星盤與恆星相伴形成,過程中關係緊密,本系李悅寧副教授團隊利用了超級電腦進行高效能數值模擬,用以探討由原恆星核塌縮到原行星盤的過程,其中考慮了非理想磁流體與輻射轉移過程,結果顯示,原恆星盤內的物質輸送過程,比過去所理解要更複雜,尤其是最初的約莫一萬年時間,當原行星盤還深深包覆於原恆星核中時,層流與磁場的效應遠比紊流重要許多。

Published o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9年莫拉克 (Morakot) 颱風研究回顧

本系王重傑老師研究團隊,針對2009年8月7-9日侵襲臺灣的莫拉克 (Morakot) 颱風(其48 h最大累積雨量高達2635 mm,打破了世界紀錄,也造成中南部嚴重淹水與土石流,以及近700人失去生命)進行發生特徵與機制的釐清:對於莫拉克颱風帶來如此驚人雨量的原因與機制,又增加了多少瞭解?它與其他颱風,又有什麼特別不同之處?他們發現,莫拉克颱風極端降雨的發生,是多重尺度過程共同交互作用的結果,但其中颱風、西南氣流、及臺灣地形相互的影響,所造成的不對稱潛熱釋放效應,是由莫拉克而來的新發現,也特別值得我們關注。

Published on Weather Forecasting

系上活動

Department Activities

日本九州-四國的聯合野外調查

產學實習成果

有適合本系學生的實習機會,歡迎與我們聯絡!

全校運動會,本系特選亮點「地球事皆我事」!

本校112學年度全校運動會開幕典禮,11月10日上午由全校各系所與行政單位帶來創意繞場,本系由教職員與大一、大二同學熱情參與,我們抱著「行星」起飛,標榜「地球事皆我事」!

教職員大隊接力獲全校第六名佳績

本系教職員參與本校運動會之教職員大隊接力,榮獲全校第六名佳績(學術單位第一名);以及教職員趣味競賽殿軍。

暑期師大地科營

疫情之後隆重「開營」的師大地科營,去年暑假回歸!

本屆營隊由大四的黃幼欣和江承軒為發起人,營隊的組成橫跨大學部與研究所成員,並在系辦與師長們的協助下,彼此協同籌備今年的地科營。營隊不忘過去的期許,「希望地科營能成為培養地科人才的起點,或許不是每個參加完地科營的人都會繼續待在地科圈,但是如果沒有舉辦營隊,可能會讓一些人錯過喜歡地科的機會」,同時也傳達「地球的事,都是我的事」之公民素養。

地科系 Open House 科普活動 帶科學走入生活

為了推廣地球科學相關知能,本系於5月28日在公館校區舉辦開放參觀日(Open House)。活動採闖關模式,地科系實驗室與學生攜手籌畫14個關卡,包含天文臺參觀、WD-XRF實驗室導覽、職場探索座談會、地質與地球物理、海洋、大氣與天文等跨域科普活動與科普市集,提供臺師大學生及一般民眾體驗。

師大新聞 | 回顧影片 | 活動網頁

百年校慶活動:三十重聚!

2020年起,師大校友中心每年都舉辦了三十、四十重聚。三十重聚,是邀請畢業30年的校友們重返師大,齊聚同樂與交流,,於2023年10月14日。今年,輪到了82級的系友! 謝謝王如玉老師召集同學、老師們回到母校當地科系代表!

百年校慶活動:四十重聚!

四十重聚,是邀請畢業40年的校友們重返師大,和三十重聚相隔一週辦理,於2023年10月21日。

今年輪到72級,上課囉! 當時還是物理系「地球科學組」的畢業生,共有28名,感謝米泓生老師身任召集人。

系友回娘家特別報導

❍ 沿革已久的系友回娘家,今年與Open House合併,在5月28日以72, 82, 92, 102四屆的同學們為主場,在師大分部同聚、分享生涯歷程。

➊ 師大地球科學系與地球科學教育

主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 米泓生教授(72級)

撰稿 / 米泓生 72 級 物理系地球科學組

我國中學地球科學教育之演變可由師大地科系的發展及中學地球科學教科書的變化 觀察。我國中學原有「基礎科學祇包含數、理、化、生物,而未有天文及地球科學如地 質、氣象、海洋等,故我國大學至今仍無天文學,為我國培植這些科學的人才,乃建議 教育部在高中設一課,授天文地質氣象海洋的課題。(吳大猷,民 75)」,於吳大猷先生的 推動之下,民國 65 年,為了中學地球科學教育的師資培育,在師大物理系下設地球科學 組,除了學分數不同,地科組學生的學習歷程猶如現在推動的雙主修制度。在民國 72 年 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推動下與師長的努力爭取之下,物理系地球科學組於民國 73 年獲准成 立為地球科學系,首屆畢業生於民國 77 年畢業。 自民國 62 年至今,中學地球科學教科書隨著課程標準(綱要)歷經多次改變。 民國 62 年版的地球科學課本為國立編譯館出版,依據「民國 60 年 2 月修正高級中 學地球科學課程標準」,上冊由張奕華、石再添老師所編著,下冊由王執明、何春蓀、譚 立平老師所編著,於民國 63 年出版。 民國 74 年依據「民國 72 年高級中學課程標準」,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編輯小組編著基礎地球科學和地球科學等教科書,奠定地球科學課程 在中學的地位。1999 年之後教科書開放編著,不再由國立編譯館出版,各家教科書出版 社紛紛興起。 早期地球科學教科書由各個時代的教授先進編著,內容均為當時之最新知識,隨著 時間的演進,地科系的畢業生或因學習到新知識,或因於教育場域上有了多年的教學經 驗及理念,也參與到教科書的編著群,從另一個角度貢獻我國的地球科學教育。在世代 傳承中,個人期許在座的學弟妹們,繼續為未來的地科教育開創新的一頁。

➋ 教學與生活分享

主講:臺北市永春高中 張菊秀老師(82級)

撰稿 / 臺北市永春高中 張菊秀老師(82級)

希望分享的內容能夠讓地科系系友們能夠受用, 因此分享一些原則上在各類職場都能用到的職場技能,希望大家能夠推廣環保與地科教育,7 月 15 日之後,將影片剪輯放在網路上,給大家欣賞,因為分享時間太短,有許多教學示範,來不及在 5 月 28 當天講完的內容,會陸陸續續放在網路上給大家欣賞,82 級菊秀 與地科系系友的點點滴滴 首先,分享永春高中的新建築, 因為地科老師的參與, 新建築加上的有如翅膀的屋頂—-雨水回收的設施以及防震的設計
(1) 把柱子加粗
(2)走廊的女兒牆上留 下裂縫,減少短柱效應….. 等等的設計。

第二分享的重點是如何在職場的環境中增加—
(1)與人交際的智慧能力
(2)如何與學生做問答與相處的技能
(3)稱讚的技能示範第三個分享的重點 菊秀老師 參加了仿生協會 學習對未來地球環境有幫助的仿生知識, 同時仿生協會贊助許多年輕的台灣氣候年會青年, 前往法國巴黎, 參加巴黎協定盛大會議,大學生們回來紛紛表示,全世界的年輕人對於氣候變遷非常有組織熱情的在推廣,給他們很大的助力第四個分享—–未來 菊秀將會開_有機農場,能夠節能減碳省水,又能夠做社會公益的社會企業農場,將來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參觀我們的有機農場

➌ 我的學思歷程

主講:國立海洋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教育研究所 陳怡君助理教授(92級)

撰稿 / 海洋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教育研究所 陳怡君助理教授 師大地科 92 級

很榮幸這次有機會獲邀回母系分享。目前任教於師培中心,在輔導學生時,又是再經歷一次時空旅行—強迫檢視當時的自己,與重新經歷當時的人生。藉由這機會分享我不太常規的學思歷程,期許帶給迷惘的學弟妹一些激勵與啟發。

緣起-冷門中的冷門
經由聯考分發錄取師大地科系,雖然志願是自己填的,但會落在什麼科系是由上天 決定。在這之前人生沒有什麼自由的選擇。人生第一次自主的選擇有兩個:在大二時 選擇留在地科系,升大三時修習特教資優輔系,當時亦同時接觸科學教育,在楊芳瑩 老師的科學教育課程即閱讀孔恩的名著「科學革命的結構」。
我不是科學學不好才念科教,我也很討厭有人說這句話。我是偏才型的學生,國中就讀新北名校,數理成績是全校前 1%,但社會科拿乙。所謂的前 1%是代表很會解答結構良好;有正確答案的封閉式問題。我在高中時,即已發現科學不是那麼一回事。 化學要背誦很多規則,但又同時要背很多例外。各位在高中時有這疑惑嗎?如果科學理論是正確答案,為什麼又會有那麼多例外?在接觸科教閱讀孔恩著作後,我才有了初步的解答,感謝楊老師在科學哲學與科學本質的啟發。
大二面臨一波轉系潮,轉物理或數學系的同學說,他們無法忍受地科的不明確,數學與物理是很明確的,有公式可以依循,教這些科目即是解題,就算是做實驗,也是能依照實驗手冊步驟完成。大三繼續留在地科系,是因為,我在當時看到地科教育的 另一個角度與可能—科學絕不是解題,模糊的才是科學;地科才是科學。

“教室中的科學經常被認為是有正確答案的,地球科學相較於理化,後者是客觀、嚴謹的;前者是主觀、約略的。依據這樣的看法,地球科學經常被認為不值得 教授。但現實中的科學卻常是模糊、充滿不確定的,科學重視的是模型的合理性,而非絕對地正確和精確(Bezzi, 1999)”

同時,我修習資優輔系,修習認知理論,內容包含現下流行的後設認知、問題解決、決策與判斷等,我著迷於此。特教系對智能的定義,不是在解題表現上。資優或是創造指的是在模糊的情況下有嶄新的觀點。
以上這些觀念在現今 108 課綱的推動下,多數教師都已能朗朗上口,但當時,我說這些話,是很少人聽得懂的。在北縣聯合教甄複試答不出地函深度的確切數字,便被認為不適任。在新竹某國中複試教天文,先講述地平線(切線)與直射(通過圓心)的關 係,被質疑在教數學。基於興趣卻不論現實觀點的選擇—地科加上資優的專長—是冷門中的冷門,被視為毫無就業機會。數理資優教師,一般而言,大多是在前幾志願的學校裡的科學專長教師擔任。而我又很矛盾地不是太願意在這些名校裡教資優生,我 想將自己的所學教給社經地位不利的資優生(會有這些想法,源於個人高中前的不友善的求學經歷,在此略過不提)。

“普羅米修斯是創造人類的神,從眾神中偷取了火種,人世間因此有了光明(希臘神話)”“尼采稱普羅米修斯是自己的主宰,擁有創造力和力量之源,遺世獨立從而不需要外在的價值力(趙藤子,香港 01)”

這麼不切實際的想法,竟然有一天得以實現,只是來得太晚。大學畢業沒有實習直接念碩士,錯過九年一貫的政策性大開缺,到拿到教師證時,全國的地科教職缺只剩個位數,當時奮力考教甄,只拿到最佳基隆聯招備一的成績。考量後繼續念博班。 卻在博二(大學畢業後的 8 年後)彰化開了一個地科資優缺,全臺灣 1 人報名,1 人錄取。我就這樣錄取了,擔任地科資優教師巡迴輔導小校未成班的資優生。之後未能留任,除了這缺來得太晚,已同時念博班,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必須擇一。另外則 是,整個教育環境的思維依然如舊與有許多矛盾之處,我認為當時沒有什麼能改變的地方;無法達成自我實現,於是選擇離職。裸辭後,一直到我目前的職位,其中面臨許多艱難,甚至曾靠失業補助過日,我仍是想辦法克服,是基於為這些「『自主的選 擇』負責」,我都付出這麼多努力了,再艱難都必須撐下去。20 幾年一路所學;曾經被認為的死路一條,如今成為顯學,恰好符合新課綱的教育重點與趨勢(如:素養導向、科學素養、偏鄉教育、教育公平),但我不是因為趨勢才聲稱做這些事,我從小、 一路走來就在思考這些問題,所有思維、研究與開課都是繞著這個議題打轉。

路是人走出來的
因為算稍有成就,才有機會回母系演講,講話才有人要聽,這是很現實的。所以我務必要走出一條路,將自己的理念宣導於大眾。我恰巧也很幸運地有這次機會。如今回顧起過去種種,發現自己是個幸運的人。一路選擇的路多是偏離正常軌道做的選擇,雖然尚未有偉大的成就,竟也還是有個位置,竟還是存活下來了。曾經埋怨三等親內沒有人從事教職,無法在教職的路上幫忙與指點,讓我屢次教甄在複試中輸人、一路都需要自己摸索。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如此,我許許多多任性的選擇從未被搞不 清楚狀況的家人阻擋—當然前提是經濟獨立,我從大學畢業後就不曾由父母金援,但我仍感謝父母在永和掙得一間房子,這已勝過他人,讓我得以繼續進修。
大學畢業時順從眾人的價值觀做選擇,但因為碰壁,開始思考人生。吳育雅老師說:你現在會覺得很飄搖,但對於一畢業就從事所謂穩定教職的,又會認為有所遺憾,渴望更多可能。我的好友說:如果父母最終希望的是子女一切都過得好,這樣你往自己想走的路,也沒有什麼不對。
人生太多時候總是需要在(在意的)他人想法與自我理想之間擺盪與作選擇。當然,從眾是比較不會出錯的道路—是一個傾向正確答案的選擇;而能看到的創造者都是成功的案例,鼓吹走這條路,是犯了倖存者偏差的認知謬誤。但我仍是建議學弟妹們在既有的規範與能力中,找尋其他的可能、迸出新滋味。未來的工作,現在未必會有,例如以前人人稱羨的車掌小姐,這行業已消失。在年輕時多嘗試、用更開放的心多接觸,以創造自己獨一無二的可能。

➍ 環工職涯分享

主講:業興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蔡孟澔工程師 (102級)

撰稿 / 業興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蔡孟澔工程師 (102級)

從地科系畢業後,實在是不知道到底要幹嘛。因緣際會的到了幾乎沒有什麼資訊的公司,開始了離開學校後的第一份工作。從第一次離開台灣工作,各種邊做邊學,接觸的是從來沒有想過的領域。隨著 Covid 期間回國,重新進入了全新的領域,持續摸索、研究、學習。沒有想過有多遠大的理想,只希望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想人生大概就是這樣簡單吧。

➎ 照片集錦

系友留言板

❍ 去年開始,有一本系友專屬留言本,在系友回娘家時輪流傳閱! 寫下大家對系上的懷念和「再回家,有什麼感觸」~